■ 人物簡介
  劉海民 鋼鐵產業經濟專家,經濟學博士,冶金工業經濟發展二胎研究中心副主任,曾任國家冶金工業局辦公室副主任。劉海民從事鋼鐵行業經濟發展研究二十餘年,經歷了中國鋼鐵工業由計劃經濟進入市場經濟、由小到大、由弱變強的整個轉變歷程,主持過多項鋼鐵行業發展中重大戰略問題的研究,為國家制定鋼鐵產業政策提供依據。
  10月15日太平洋房屋,國務院出台了化解產能過剩的整治方案,引發外界關註。其中鋼鐵業作為產能過剩的大戶成為整治首要目標。該方案計劃在未來5年削減鋼鐵產能8000萬噸,在壓縮過剩鋼鐵產能的同時,意在治理因大量鋼鐵生產帶來的大氣污染。
  劉海民認為,目前鋼鐵行業陷入經濟效益困境,是行業運行機制存在缺陷導致“市場失靈”引起的,過往政府對微觀經濟行為干預過多。應建立和完善公平競爭、優勝劣汰的市場體系,減少對鋼鐵企業的直接干預信用貸款,同時嚴格環保監督執法,讓市場決定企業的去留。
  鋼鐵產能沒有“嚴重搜尋行銷過剩”
  新京報:有報道稱,現在鋼鐵業市場需求萎縮,產能嚴咖啡機重過剩,噸鋼利潤不及一根冰棍,你怎麼看?
  劉海民:應該辯證地去看這個問題。
  首先,不是所有鋼鐵企業噸鋼盈利都是一根冰棍錢,不能以偏概全。
  其次,“鋼鐵需求萎縮”的說法也有失偏頗。我國鋼鐵消費沒有像過去十年那樣呈現年均百分之十幾的高速增長,但只是增速下降而已。2012年我國鋼材消費比2007年增長了29.6%,談不上“萎縮”。
  再有,我國目前鋼鐵產能總體上確有過剩,但並不屬於“嚴重過剩”。過去五年我國煉鋼產能利用率明顯高於同期歐美國家的水平。誇大產能過剩及其影響,容易使我們放過造成鋼鐵行業目前困難的主要矛盾,從而難以做到“對症下藥”。
  新京報:鋼鐵行業長期效益低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?
  劉海民:一直以來,行業內外習慣於把鋼鐵行業經濟效益困境歸結於原料等要素漲價、市場需求萎縮和嚴重產能過剩,但這三條目前看來都是站不住腳的。鋼鐵行業陷入經濟效益困境,不能簡單地歸結於外部條件變差,很大程度上是行業運行機制存在缺陷導致“市場失靈”引起的。
  政府對微觀經濟行為干預過多,該管的事沒有管住管好,存在“重審批,輕監管;重制度,輕執行;重地方稅收利益,輕企業經濟效益”的傾向。很多地方政府出於政績考核、增加稅源、擴大就業等因素,默許、縱容甚至強令企業擴大鋼鐵產能,同時給予地方鋼鐵企業大量財政補貼。
  這樣一來,市場機制失靈,一部分企業不計盈虧,嚴重虧本仍堅持不減產、停產導致產量過剩。作為熱連續流程工業,鋼鐵企業當然不能一有虧損就停產,在一定限度內確實虧本生產比停產的損失小。但有一些企業超過了這個“度”,長期嚴重虧損,甚至沒有邊際貢獻仍堅持不停產,這就不能不從體制和機制上找原因。
  由於這些虧本經營企業的存在,一方面,它們的虧損額拉低了行業利潤平均數;另一方面,這些企業向市場傾銷虧本鋼材又拉低了鋼材價格。雙重作用的結果,使得鋼鐵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大大低於合理水平。
  最急迫的是要嚴格環保監督執法
  新京報:有效解決途徑是什麼?
  劉海民:解決途徑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、國有與民營的關係,應該著重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,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,讓市場決定去留。
  其中最主要,也是最急迫的,是要嚴格環保監督執法,以及完善產品質量監督體系和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等。尤其是在環保排放和鋼材質量,對不同企業應該相同標準,嚴格監控。
  同時,應該限制並逐步禁止財政補貼救助那些經營不善、連年虧損的企業,而應該把有限的公共資金用於理順產能退出通道,例如解決因產能退出造成的職工下崗和再就業問題、地方財政因企業關閉產生的收入缺口等。
  再有,對國有大型企業應重啟內部改革,重視跨所有制、跨層級(如中央與地方國企)、跨省市的兼併重組,實現股權多元化,減弱企業的政府附屬物色彩,強化利潤導向,杜絕不計盈虧“虧著乾”現象。
  此外,要給民營鋼鐵以公平的市場地位,通過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它們加強自我約束,改進經營管理,把它們打造成鋼鐵行業最有生機和活力的生力軍。
  需建立市場退出機制
  新京報:這回國務院出台的化解過剩產能政策力度很大,鋼鐵行業首當其衝,你對此有何看法?
  劉海民:可以看得出這次政府政策力度很大,再加上遍及東部的霧霾天氣已引起全社會嚴重關切,作為污染物排放大戶的鋼鐵工業無疑會感受到壓力越來越大。
  政策中屬於近期措施的,一是不准新增鋼鐵建設項目,二是對在建違規項目進行清理。這些都可以看作是“關門政策”,眼下看是必要的。但長期看,簡單地一直關下去也不是辦法,過去十幾年就是因為認為“產能過剩”了,不能再建了,其實需求還有增長空間,結果限住了先進產能發展,反為落後產能留下了發展空間。
  關鍵是要建立一種通暢的、進退有序的長效機制,有進有出這個市場才能良性運轉,產業才能不斷進步。長效機制的關鍵,是政府做好規則制定和監管工作,特別以環保和生產質量為硬標準,在符合標準前提下,通過市場力量優勝劣汰。
  新京報:目前很多地方都明確了削減的指標,比如河北唐山要削減4000萬噸產能、邯鄲1500萬噸等,具體執行起來會有哪些困難?
  劉海民:削減產能不能只是一個數字,關鍵看削減按什麼標準,執行力度能否落地,是否有更詳細的懲罰措施。否則,簡單地由政府分配壓縮指標,有可能欲速不達,也有可能導致濫用行政權力。
  比如市場上環保達標的企業,因為地區削減指標多,也可能被硬性削減;指標分的少的地區,會有“漏網之魚”。因此,在削減產能的過程中,地方政府應主要以環保為“硬指標”的方法,通過市場手段去調節,優勝劣汰。
  現在環保部門開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鋼廠實施24小時遠程監控,這是發達國家環境管理行之有效的辦法。我認為應該把它作為化解產能過剩的“殺手鐧”,切實完善它,排污信息不僅傳遞到政府部門辦公室,還應該在互聯網上公佈,讓全社會監督。
  同時,排放標準還可以繼續提高,迫使那些沒有能力改造、無力承受環保成本的產能退出市場。
  擔心不公平競爭產生“逆向淘汰”
  新京報:2014年,你最擔心鋼鐵業會發生什麼事情?
  劉海民:我最擔心的是公平競爭問題久拖不決。這一是會造成行業“逆向淘汰”,一些基本素質較好的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停止運行;二是一些地方政府有可能簡單採取行政手段關閉“過剩產能”,侵犯企業合法利益,或虛報數字“完成任務”;三是一些地方政府給本地鋼廠“輸血”,拖延結構調整的步伐。
  新京報: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措施,對鋼鐵行業會產生什麼影響?
  劉海民:鋼鐵行業出現問題的根源,在於有的地方,沒有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。政府該管的沒有管住管好,而不該管的卻硬要插手;放著現成的法律不執行,卻習慣於動用行政手段;放鬆環保監管、補貼虧損企業,導致不公平競爭和市場扭曲;國企改革沒有大的進展。
  這次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具有“決定性作用”,特別是強調不同所有制企業有公平的地位,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,以及健全法治體系和完善政府職能改革等,所以我感覺這些對鋼鐵行業今後發展和結構調整有較強的針對性。
  新京報記者 劉溪若  (原標題:“化解產能過剩需讓市場說話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namgntfq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